本帖最后由 YnLoan·黎 于 2024-8-12 17:28 编辑
近期,多起高利贷非法经营案件接连曝光,行业内很多中介朋友都在叹息。这几个类似事件都在自己客户身上发生过,当时劝阻征信不好的客户不要强行去贷款,提供一系列债务优化方案但客户不信,最后被套路贷骗取高额利息,一辈子难以翻身。这些非法套路都是行业内所不耻的,执法机关对此类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01 王某高利贷团伙覆灭记
封面新闻于7月13日报道了王某及其团伙的非法放贷行为。故事始于2019年10月,王某利用个人积蓄及网贷资金,与朋友共同筹集了30多万元,踏入了高利贷这一灰色地带。他们通过非法放贷人介绍无抵押物的客户,特别是那些在乐山工作、收入稳定的年轻人,作为短期借贷的目标。
王某设计的“天还”模式极具迷惑性,借款人看似能轻松获得资金,实则背负了高额的手续费、押金及日息,如借1万元,到手7000元,另3000元作手续费和押金,之后每天还200元本金和80元利息,50天还清,年利率达700%。
三年间,该团伙向774人放贷2539次。非法获利巨大。
2023年初,正当王某企图将这一模式复制到成都、重庆时,犍为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根据线报迅速介入,不到三个月便将该团伙及其背后的非法放贷人网络一网打尽。
近日,二审判决尘埃落地,王某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400万元,团伙其他成员也分别获刑1至4年不等,并被处以高额罚金。违法所得依法追缴。
02 上海高利贷案件再敲警钟
同在本月,上海也查破一起高利贷案件,2024年7月9日,新民晚报报道了一起由王某、吕某等人主导的网络高利贷案件、该团伙利用网络平台发布诱人广告,以“无抵押”、“放款快”为噱头,诱骗借款人签订合法外衣下的高利贷协议。实则,这些协议隐藏着高达20%~30%的周息,以及每日借款金额1%~2%的额外费用。傅先生的案例便是这其中的典型,他因初尝5000元借款,半年内被迫”借新还旧“30次,借款总额飙升至50余万元,最终因挪用公款还债而身陷囹圄。目前,王某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吕某等5人亦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紧张侦办中。
03 ”手机租赁“背后的非法放贷陷阱
同样在7月9日,上海警方公布一起以”手机租赁“为名的非法房贷案。姜女士通过非法放贷人吴某在多个app上以”租借手机、转售套现“方式获得资金。她签的协议需3个月内分期支付18000元租金来租借价值9000元的手机,还款结束后取得手机所有权。但手机发出后,吴某让姜女士改地址送往指定商户回收,扣除费用后姜女士仅得6300元,她以此方式套现14万余元,却要30个月内还42万余元”租金“。目前,戴某已被批准逮捕,赵某、郑某等14人也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进一步深入调查。
04 警惕高利贷,守护财产安全
1、高利贷的利息协议过高,导致借款人负担过重。
2、高利贷催收具有暴力性质,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3、高利贷行为的随机性,存在较大的风险,因贷款不能按时归还而引起的纠纷的案件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4、高利贷也增加了贷款人的负担,导致资金使用进入恶性循环。特别是年轻人群体,由于社会经验不足,金融知识匮乏,更容易成为高利贷骗局的受害者。
贷款要找专业的人,专业的贷款中介在多年的业务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识别出潜在的高利贷风险,避免借款人陷入高利贷的陷阱,并对贷款产品的合规性进行审查,确保推荐的贷款产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会损害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