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nLoan·黎 于 2024-5-14 14:38 编辑
但本人查询不算
征信查询通常分为两种:本人查询和机构查询。一般来说,个人查询的问题不大,机构查询次数过多会对信用造成影响。
我们在申请贷款的时候,正规的信贷产品都会查询用户的征信,无论申请成功与否都会被记录。查询次数越多,记录就越多,就越容易影响个人贷款。因为次数多了,银行或借款平台会认为你很缺钱,风险较高从而拒绝放款~
贷款,办信用卡都要查询信用报告
居民个人均可登录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查询本人信用报告,一年内前两次查询免费。
按照央行查询流程,小编通过登录该信息平台试了一下,可以查询到信贷记录、公共记录、查询记录等信息。
比如信贷记录包括信用卡、贷款和其他信贷记录。在小编的个人记录中,没有房贷车贷记录,显示办过几张信用卡记录,以及每张的额度等信息。公共记录则为近5年内的欠税、民事判决、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及电信欠费记录;查询记录则显示2年内被查询的记录,查询机构及查询原因均有写明,比如小编报告中的几次记录,都是办理信用卡被查询。
那么,哪些时候个人征信报告会被查询,留下查询记录?小编从中国人民银行金华市中心支行了解到,凡是涉及贷款的业务,比如申请商业贷款,申请房贷、车贷,申办信用卡等,银行及相关机构都将在征得个人授权的情况下,提取客户的个人信用。
征信查询次数过多 确实影响贷款
那么查询次数多了真会影响贷款吗?小编从各家银行了解到,一般情况下,银行审查个人信用报告作为是否贷款依据之一。
在个人信用报告中,查询记录包括了查询日期、查询操作员、查询原因等内容,也是银行重要参考项,若查询记录过多,确实会影响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信用评定及放贷。
不过需要解释的是,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原因分为本人查询、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贷款审批、异议查询等。其中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款审批按风险要素看可以属于负面类。这类查询记录过多会产生不利影响。本人查询不算在内。
举个例子,如果一段时间内,信用报告因为贷款、信用卡审批等原因多次被不同的银行查询,但查询记录却显示该段时间内,用户没有得到新贷款或成功申请信用卡,说明该人财务状况不佳,是否审批放款,银行就要考虑了。
当然查询记录不是一个硬指标,只是一个参考因素,具体情况因各家机构的标准而异。
所以大家还是要注意自己的查询记录。特别是发现信用报告被越权查询,一定要及时向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及时反映。
不能!
注销账号是起不到优化作用的。真正影响个人征信的,是用户的还款行为。只要按时还款不逾期,网贷不仅不影响征信,还能积累良好的还款记录。
并且,征信中的贷款记录,也不会随着网贷账户的注销而消失,所以“注销账户”起不到任何优化个人征信的作用。
如果遇到以“注销网贷账户”为由,让你转账、交钱的人,100%是骗子,千万不要相信他们!
去派出所改名,能否洗白征信?
记住无论如何
征信是不可以洗白的!
改名字也不可以!
因为个人征信是和身份证号匹配的!
就算在派出所改了户口本上的名字,但身份证号是独一无二,无法更改的,所以征信报告上的信用记录并不会随着名字的改变而消失。
个人征信查询过多后期如何养护?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征信查询次数过多,以下是一些建议措施,有助于改善这一情况:
首先,建议你定期检查自己的征信报告。这样不仅能确保报告中的信息准确无误,还能及时纠正任何可能存在的错误。通过定期自查,你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要注意控制征信查询次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征信查询,比如不要在短时间内频繁申请贷款或信用卡。过多的查询次数可能会给征信机构留下不良印象,进而影响你的信用评分。
此外,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同样重要。要按时还款、避免逾期,展现出良好的信用行为。这不仅能提升你的信用评分,还能增加金融机构对你的信任度。
最后,如果你因为特殊情况导致征信查询次数较多,不妨与相关金融机构进行沟通解释。有些金融机构可能会理解你的特殊情况,并在评估时给予一定的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