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银行楚雄州分行聚焦楚雄野生菌特色产业发展,发挥金融精准滴灌作用,积极引导金融资源融入新规划、打造新产品、拓宽新渠道、推广新模式,助力全州野生菌产业焕发“新蘑力”。 融入新规划,加大金融资源支持。人民银行楚雄州分行紧紧围绕《楚雄州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加大对野生菌产业发展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3月末,楚雄州金融支持食用野生菌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共计3.91亿元,支持企业和农户约599户。 打造新产品,贴近市场主体。鼓励楚雄州金融机构针对野生菌特色产业,积极创新“裕农快贷-云农振兴贷”“兴农e贷”“菌商贷”“菌农贷”“乡村振兴乐业贷”等贴近市场主体的信贷产品,进一步满足信贷需求。如,南华农商行基于野生菌收购、加工和销售规模、农户信用记录和从业年限等数据分析,推出场景化定制产品“菌商贷”“菌农贷”等,截至2024年3月末,“菌商贷”“菌农贷”余额5893万元,同比增长51.45%。 拓宽新渠道,保障融资便利可得。组织召开全州野生菌产业专场融资对接会,发挥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管作用,推动建立“政银担企”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不断提升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切实保障野生菌产业链上市场主体的融资便利性和可得性。一是引入“不动产抵押+”模式。在企业缺少有效抵押物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大姚县农商行提供“不动产抵押担保+机械设备抵押担保+股东保证担保+公司股权置业”担保贷款,为企业提供700万元野生菌收购贷款。二是引入“知识产权质押”模式。由于企业自身固定资产无法满足所需融资的贷款抵押条件,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积极指导永仁县农信社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以及楚雄州知识产权质押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00万元。三是引入“担保公司”担保。农户长期经营野生菌活菌及干菌收购业务,需要大量资金周转,但是缺少有效固定资产等抵押物,对此,积极引导姚安县农信社引入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减少农户融资时间及成本。 推广新模式,精准做好宣传服务。组织楚雄州金融机构开展“广走访、细摸底”,基于野生菌收购、加工和销售规模、农户信用记录和从业年限等数据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金融服务方案。建立金融顾问与企业“一对一”服务模式,推行主动对接、上门服务模式,深入野生菌交易市场、集中采摘村镇、野生菌加工生产企业,现场帮助客户解决金融政策咨询、融资等各方面实际问题。
|